主页 > 前沿资讯 > 前沿资讯 > 前沿资讯
旅游对民俗的影响有哪些呢?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高,民俗旅游这种参与度高、体验好的旅游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旅游景点和民俗村得到了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许多问题。旅游发展对民俗文化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1.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民俗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外汇收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2.旅游是开阔眼界的渠道
       对于当地人来说,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大量的外国人涌入,这也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和外国文化。是当地人逐渐开阔眼界,从积极抵制到完全接受甚至接受游客文化的过程。因此,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心理承受力和接受度也逐渐增强。
       对于游客来说,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自然遗产的“博物馆”,是乡村生活的“看点”。民族民俗涉及每个地区和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它们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基因库”,是都市人思乡思想的“心点”,可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幸福”。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复兴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了开发和青睐,激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促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觉醒,以及自我文化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后的重新肯定,激起了他们恢复已经消失或几近消亡的原始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促进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反过来,也促进了民族旅游的发展。
旅游业对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很多民间领域对民俗旅游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民间文化的面目全非。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危害不容小觑。
1.民族文化不再是原创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的,与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协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过去历史时期文明进步缓慢,由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各少数民族典型而独特的文化得以保存。然而,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旅游业的发展,这种天然的封闭状态迅速被打破,外部世界的多元文化被无情地向前驱动,给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民族文化货币化
       一方面,民俗文化手工艺品为了销量和效益,千方百计迎合和满足游客的心理,不惜改变传统工艺品的风格和形式、制作工艺、所用材料和应有的品质,同时在其中植入一些与传统不符的东西,改变了原本的意义。另一方面,甚至还有旅游民族,这是当地人以旅游资源为市场资源牟利的现象。
       比如云南的一个山村,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原本应该过着男耕女织生活的当地少数民族开始改变行为,不再务农,而是服务游客,比如提供拍照服务。总之,他们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附属品,他们不是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主体。一般来说,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是商业化和盆景化。
       民俗旅游发展要始终强调“文化导向”。按照市场机制重构“传统文化”时,应忠实反映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不得擅自篡改、歪曲、伪造。同时,在尊重传统文化原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化形式,保留文化的内在价值,促进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
 



友情链接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1155号    邮箱编码:044000


联系电话:0359-2090418       传真电话:0359-2090378